来源:凯发k8com 发布时间:2025-09-09 00:52:52
凯发k8官方网站登录:
今年7月以来,我省持续晴热高温少雨,旱情逐步蔓延。在省委、省政府的格外的重视下,省防减救灾办会同各地各部门提前谋划、强化措施,全力以赴做好防旱抗旱工作,有效减轻了灾情损失。
省防减救灾办从始至终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3次组织召开防汛抗旱会商会,研判形势并针对性部署防旱抗旱工作。省防减救灾委决定赣南、赣北赣中地区提前进入后汛期管理,较正常进入后汛期增蓄水量4.98亿立方米。
省应急管理厅督促落实1.82万人、939辆水罐消防车、8700余台水泵,及时调拨80台小型水泵支持乐平市缓解“双抢”期间抗旱保灌压力。
省水利厅定期调度151处县级以上水源地、775处“千吨万人”农村规模水厂、灌区供水情况;部署指导沿江滨湖地区积极开展引提水工作,累计引提水4.61亿立方米;科学调度水库累计为下游补水0.99亿立方米,有效保障赣抚平原灌区90.9万亩农田灌溉用水需求。
省农业农村厅制定并印发抗干旱防高温夺秋粮丰收工作方案,创建粮油作物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36个,打造水稻“吨粮片”217个和粮油作物“高产片”1298个;在储备36.1万公斤省级救灾备荒种子基础上,提前调度玉米、大豆、荞麦等旱粮种源,确保改补种有种可用。
气象部门结合天气中长期预报,及时发布干旱预警,组织并且开展人工增雨地面作业922次,累积影响面积7.8万平方公里,累积增加降水量2.8亿吨。
9月2日,新建区区长王成久深入部分乡镇,实地调研督导防旱抗旱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永强,副区长邹致满参加。
王成久先后来到西山镇西山水拦河坝、石岗镇上坪村抗旱站和松湖镇港北上站抗旱点,实地察看了当地水利设施的蓄水和运作情况,仔细地了解当前旱情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并要求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防旱抗旱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活和农业生产稳定。
王成久指出,当前防旱抗旱形势严峻,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抗大旱、抗长旱、防大灾”的思想,充分认识做好防旱抗旱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重视天气变化和旱情发展的新趋势,加强监测预警,及时掌握雨情、水情、墒情和旱情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王成久强调,要充分的发挥水利设施服务农业生产的作用,用足用好现有水源,科学调配水资源,精准有序送水供水。要积极组织村民开展生产自救,采取打井、抽水、铺设管道等一切管用方法,尽最大努力减轻旱情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要千方百计保障好群众生活用水,强化农业生产统筹调度,提前谋划组织灾后农业生产,坚决打好抗旱减灾主动仗。
8月19日,新建区应急管理局主动对接,邀请南昌市应急管理局专家深入抗旱任务艰巨的松湖镇竹洲村戴家滩,开展抗旱用电安全专项指导工作。
竹洲村戴家滩区域是松湖镇抗旱保供水和保灌溉的重点区域,该区域大量抽水泵站和临时供电线路长时间高负荷运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设备老化、临时线路敷设不规范、操作人员安全知识不足等隐患交织叠加,极易引发触电、火灾等安全事故,不仅威胁一线人员及周边群众安全,还可能中断关键抗旱作业。
针对这一情况,由市、区两级应急管理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深入田间地头、泵房闸口,对正在运行的抗旱电力设备、临时配电设施、线路敷设路径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体检”。
精准“把脉”除隐患。工作组重点排查了设备接地可不可靠,漏电保护设施是否灵敏有效,线路绝缘是否良好、有无私拉乱接,安全距离是不是满足规范等关键环节。针对发现的隐患点,工作组现场“开方”,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整改建议和技术指导,如立即更换老化线路、加装必要的漏电保护器、规范临时线路敷设方法、增设安全警示标志等。
压实安全责任,筑牢抗旱防线。开展此次专项指导,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服务抗旱大局的重要举措。工作组的精准“把脉”和悉心指导,为竹洲戴家滩区域抗旱用电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有效堵塞了安全漏洞。区应急管理局将根据专家意见,迅速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落实整改措施,并举一反三,加强对全区其他抗旱重点区域用电安全的巡查监督管理力度,确保隐患排查到位、整改到位、防范到位,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为打赢抗旱攻坚战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在彭泽县太平关乡大岭村,白沙渠工程水流顺着低压管道精准奔赴田间,万亩耕田在“及时雨”中焕发勃勃生机。大岭村党支部书记何红华说:“因地势高,抽水困难,每年农田只能依赖天降雨水。自从白沙水渠二期工程通渠后,依靠增压泵汲水,分水处放水,水流顺畅地流入田地。面对今年旱情,村民种田都不发愁了。”
这是九江市发挥水利工程作用、有效激活水资源积极应对旱情的具体举措。今年7月以来,九江市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降雨较常年明显偏少、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长江九江段、鄱阳湖等江河水位持续消退,旱情呈蔓延趋势,面对当前抗旱形势,九江市以三项举措用活水资源。
抢抓先机“引水”,想方设法扩容增量。九江市安防救委会抢抓一切可利用时机增加水资源,提前2天实行后汛期管理,第一时间召开市防旱备旱会商会,将工作重心从防汛调整到抗旱,提前制定应对措施,尽可能把山塘水库蓄满蓄足。同时,抢抓外江外湖水位较高、台风影响期间等有利时机,从外江外湖引水、提水。此外,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100余次。针对部分因旱饮水受影响的偏僻地区和山头村落,新建4处水源,切实缓解群众饮水难题。
科学统筹“管水”,优化配置节能提效。九江市严格执行“一把锄头”放水制度,及时疏浚沟渠,强化末端用水管理,严防“跑、冒、滴、漏”。应急、水利、气象、水文、农业等重点部门坚持一天一调度、一周一会商,实时掌握干旱灾情,精准研判旱情发展形态趋势,针对性采取应对措施。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循环利用工业用水。同时,加强山塘、水库日常管理,明确专人管闸,加强水源、水渠、水田的全过程用水管理,提前疏浚输水过水渠道和田间渠道,提升渠道利用系数,提高水资源传输效率。
精细服务“保水”,多线联动除患减损。九江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在后汛期先后组织并且开展2轮防旱备旱隐患排查,排查整治问题隐患36处。全市储备机动抗旱设备5700余台(套),前置乡镇1863台(套),还有机动运水车辆500余辆、抗旱机井2250眼。应急、水利、农业等组建16个抗旱技术指导组,深入一线指导做好田间管理、用水管理等工作。财政、供电、商务等部门做好抗旱经费、用电和用油保障,加强已有抗旱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抗旱渠道的修复、清淤疏浚工作,增强应急抗旱保障能力。
8月29日,德安县委书记艾菲到聂桥镇调研防汛抗旱工作。当前正值防汛抗旱的关键时期,也是秋粮产量形成的重要时节,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的关键。艾菲前往聂桥镇永丰村,实地察看了农田生产状况及槽泥洞水库大坝的蓄水情况,并详细询问了防汛抗旱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灌溉水源保障措施以及田间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
艾菲说,全县上下要深入贯彻习关于防汛抗旱救灾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要强化监测预警工作,持续重视雨情、水情及气象预报,全面落实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各项措施,确保实现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科学应对。要科学合理调配资源,动态优化水库蓄泄调度方案,合理蓄水保水,满足农业用水需求,做到防汛工作不松懈、抗旱措施不误时,以周全之策确保万无一失。
8月29日,德安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帆主持召开全县抗旱工作调度会。杨帆说,当前高温天气持续,降水偏少,防旱抗旱形势日益严峻。各级各部门务必要格外的重视,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抗旱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切实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和粮食安全。要积极拓展水源,联动气象部门监测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要科学调度水源,保障城镇和乡村居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防止争水抢水等现象发生,同时也加强正面宣传引导,为抗旱工作营造良好氛围;要加快完善抗旱“责任链”,组建工作专班,根据旱情发展及时启动应急响应,进一步压实各级各环节岗位责任,对因工作不力导致民生、农业受影响或引发不稳定问题的,严肃追责问责。
新余市积极投入抗旱减灾工作,截至9月1日,全市参与抗旱43869人次,投入抗旱资金2090万元,启用抗旱机电井1434眼、抽水泵站350处、机动抗旱设备5708台套,新增抗旱井60口、抗旱用电345万度、用油109吨,开展人工增雨作业17次,发射火箭弹44枚,燃烧增雨烟条2根,有效缓解了全市旱情。
近期,永丰县面临持续少雨的严峻挑战,旱情迅速蔓延,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及农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据最新统计,全县平均降雨量较去年同期显著减少三成,导致部分山塘水库干涸,水位逼近死水位,水资源保障压力骤增。
面对日益严峻的旱情,永丰县委、县政府迅速响应,将防旱抗旱工作置于首要位置,全面打响抗旱保民生的攻坚战。县委书记邹卫梅亲自挂帅,主持召开专题部署会议,明白准确地提出“防汛抗旱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强调以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安全和农业灌溉需求为核心,坚决筑牢民生安全防线。
统筹协调,多管齐下扩充水源。永丰县安防办(县应急管理局)积极履行统筹协调职责,根据旱情变化灵活调度。一方面,组织各乡镇探索新的找水、引水途径,全力增加水源供给;另一方面,联合水利部门对灌溉渠段做全面维修加固与清淤疏通,确保水流顺畅。同时,紧急向24个乡镇(场)调拨抗旱设备,有效缓解了基层设备短缺的问题。技术服务小组深入乡镇,对水泵等抗旱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进行培训指导,确保技术服务的全覆盖。
县安防办还积极与县气象、水利、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建立协同会商机制,推动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抗旱工作的强大合力。通过实时掌握旱情动态,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综合省厅防汛地质处、南昌应急管理、九江市应急管理局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友情链接